11月2日,樓市再次發(fā)生聚焦事件。
據(jù)某房企內部人士透露:某國有銀行召集旗下住房服務單位、碧桂園、萬科等數(shù)十家全明星地產巨頭,近期在深圳(樓盤)密謀了一件大事,并即將簽署一條劃時代的合作協(xié)議,開啟樓市全新的玩法。而這次大動作的背后,都指向了“租購并舉”引領下的“租房時代”。
消息還稱,這份協(xié)議的細節(jié)在明天將正式面世,勢必將引起市場上轟動。
也就是說,這次協(xié)議很有可能顛覆當下的住房市場。對于未來的租賃住房、房價租金會有什么樣的改變?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。
多方共贏,租賃市場的全新模式
前段時間十九大報告指出:“住房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體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,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。
我們可以肯定的是,該協(xié)議方案必定是響應國家“房住不炒”的樓市定位,大力推行“租購并舉”的新模式,共同營造出一套新的租房生態(tài)體系。
知情人也透露:這一次的三方合作,屬于政府主導、國資實施、巨頭房企牽頭。三方將攜手合作、多方共贏。
從根本上來看,也更加科學、有效、可持續(xù)性。另外,陣容也更加強大。
而多家巨頭謀劃出的全新模式,或將對傳統(tǒng)的租賃建設體系進行顛覆。
以往的租賃市場,尤其是長租公寓而言,面臨著很多運營和盈利的難題,比如地價、稅收、資金鏈、融資渠道等等。單兵作戰(zhàn)的運營者,也很難持久下去。
對于國家而言,在大舉推進租賃市場建設任務上,也面臨著牽頭行動力不足、或者推進速度緩慢等問題。
對于市場而言,民眾對于樓市的預期在根本上并沒有改變,最大的原因是現(xiàn)有的租賃市場不合理、不科學、持續(xù)性弱。
而這份協(xié)議,或將瓦解眾多租賃市場推進過程中的頑疾,對于國家大力實施的“租購并舉”、“住有所居”極具建設意義。
無房者的大利好!剛剛,“巨頭”搞事情,住房市場的新模式來了
在這個體系下,住房市場、城市很有可能發(fā)生這些變化:
1、租房市場在銀行、房企等多方的共同營造下,高質量的租賃型房源將會增多。而在品牌效應下,還能引導現(xiàn)有的租賃市場、塑造一套租房模式的新標準,為即將爆發(fā)的租賃時代奠定了基礎。
2、對于租客而言,在租房的過程中也有了更多的選擇。更為重要的是,以后的房東將是“機構房東”、或者大品牌旗下的租賃房源。自己的合法權益將得到政策上、法律上保護,甚至達到“長租也可安家”的效果。
3、對于房企而言,4萬億租房市場即將爆發(fā),這次多方合作,尤其是與國有銀行的合作,很有可能為企業(yè)在樓市后時代拓展新業(yè)務,提供了關鍵的輔助作用。
拋開資本邏輯,房企這次除了是極具前瞻性的戰(zhàn)略布局,也是大企業(yè)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,拔高了企業(yè)形象,更是對國家“房住不炒”、“租購并舉”的積極回應。
4、對于深圳而言,隨著“租購并舉模式”愈加完善,一部人的住房需求在租賃市場得到保障,可以推進“高端有市場、中端有支持、低端有保障”這一概念的市場轉化。這種全新租賃體系,也具有普及、打破舊機制的時代意義。
從理論上而言,“租購并舉”
可以平抑房價、租金漲幅,成為控制樓市的大招。深圳也將緩解高房價帶來的人才、產業(yè)壓力;人口凝聚力、城市競爭力也能得到提升。
而這份被市場期待的戰(zhàn)略協(xié)議,很有可能成為深圳住房市場轉折的開始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,在巨頭強強聯(lián)合下,住房市場將迎來巨變,最符合時代需求的戰(zhàn)略玩法,也將勢不可擋。
同時,對于很多無房者來說,改變可能即將開始。
無房者的狂歡,樓市迎來巨變
此前已有多家機構預測,未來中國的租賃市場將達到4萬億規(guī)模。也就是說,中國即將進入租房大時代。
對于更多人而言,未來租房將成為第一首選。但在現(xiàn)有的市場體系、民眾預期下,對于租房市場仍然有很多的偏見。
比如這幾組數(shù)據(jù):目前中國公寓運營商房屋管理數(shù)量占全國租賃房屋的0.8%,美國是7%,日本31%左右。58同城的數(shù)據(jù)還顯示,過去5年(2016年相2012年),全國租房需求增長102%,出租房源供應量增長93%,一個龐大的租房市場正在形成。
這兩種數(shù)據(jù)反映了一個現(xiàn)狀:第一,中國租賃市場,尤其是在長租公寓上,仍然有很大的增量空間。第二,租房需求正在快速膨脹,租賃性房源的供給也在不斷攀升。
但實際上很多人仍然不看好租賃市場的發(fā)展。其根本原因是現(xiàn)有的租賃市場還不具備專業(yè)化、規(guī)?;?、品牌化的硬指標?;蛘哒f還沒有見到顛覆性產品或者體系的誕生。
這也是更多人不傾向租房的原因。另外在以往碎片化的租賃體系下,很多租客得不到基本的權益保障,租房糾紛事件時有發(fā)生,我們租賃水平甚至不如發(fā)達國家的三分之一。
比如德國,租房人口到達49.3%,幾乎與自有住房達到1:1的水平;房地產投資屬性較為濃烈的英國,全國租房人口占比也達到37.7%。而整個中國長期租房的人口只有20%,只有發(fā)達城市可以達到40%的水平。在深圳,占比80%的租房人群中,租住農民房占比為52.9%,生活質量無法保障,租商品房占比為32.4%,但租金壓力較高。
中國的租客幸福指數(shù)普遍很低,與發(fā)達國家的差異化也更加明顯。租房市場的差異化也很明顯。
因此,現(xiàn)有住房市場既有發(fā)展空間,也有變革壓力,打造一套更符合時代需求的住房體系,將成為我們必須要解決的難題,而“租購并舉”已成為時代的選擇。
而明天上演的“樓市版桃園結義”,也備受坊間期待。
一般來說,國有銀行引導下的大動作,將引領當下租賃市場的建設工作,成為一種可效仿的潮流風向,也是成就住房新時代的開始。
對于無房者而言:“住有所居”將落實到每個人身上,真正的狂歡,可能在明天才正式上演。
本文來源:和訊網